武漢卡諾斯科技有限公司
已經進入尾聲的今年全國兩會上,有關醫藥行業的壟斷問題再次成為熱議焦點。日前,北京商報記者從多位醫藥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處了解到,長期存在在醫藥領域中的原料藥過于集中、壟斷的潛規則至今仍無法破解,且出現了愈演愈烈的勢頭。全國人大代表、羚銳制藥董事長熊維政等多維代表委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原料藥企業審批數量少,造成供不應求,一些生產企業或經銷商開始結成聯盟,控制供給行政壟斷,人為抬高原料藥價格。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在對多家醫藥企業調查后也發現,目前,部分原料藥漲幅最高藥品售價已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上漲到原來的70倍。
行業“潛規則”漸顯
“化學原料藥(韓重要中間體)處于醫藥產業鏈的上游,是保障下游制劑生產、滿足臨床用藥需求的基礎。”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學會副會長王學恭介紹,我國是原料藥生產大國,截至目前,生產企業有2000多家,可生產原料藥1600種,年產量達100多萬噸;去年,我國規模以上原料藥企業已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991億元,占醫藥工業總收入16%。
然而,王學恭以及多位醫藥企業代表、委員均直言,近兩年,部分原料藥品種供應緊缺,有些還出現了價格非合理的大幅上漲,“去年,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對部分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后發現,市場壟斷控制銷售是造成部分原料藥價格猛漲的主因之一。”王學恭表示,一些生產企業或中間商采取控制某個品種全部原料藥供應的方式抬高價格,有的漲價幅度達幾倍、幾十倍,最高,在1-2年內,售價已漲至原價的70倍。
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也切身感受到了這一變化。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不少原料藥的價格已經較前幾年提高了20-30倍,比如一款名為尿酸的原料藥價格幾年前僅為30-40元/公斤,而近兩年該價格一度上漲至900元/公斤,最終由政府部門介入調整產品才得以繼續生產。康恩貝的遭遇并非個案。
“目前,醫藥市場上作為原料藥的冰片已經由原來的6-7萬元/噸,上漲至24-25萬元/噸;樟腦也由原來8-9萬元/噸,上漲至30萬元/打盹。”熊維政直言,根據羚銳制藥所在地河南的調研結果看,情況并不樂觀。
熊維政舉例稱,酮康唑原料藥的高門檻和丙酸氯倍他索兩個原料藥就因壟斷短期內大幅度提高了供貨價格,其中,丙酸氯倍他索初步報價由之前的1.2萬元/公斤提高到5萬元元/公斤以上,而且供貨時間和供貨能力都出現了較大不確定性,“這就給羚銳生產的復方酮康唑軟膏和酮康唑乳膏兩個品種5種規格藥品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建議瀏覽器分辨率:1024*768 網絡支持:阿里巴巴站 Chemicalbook 百度愛采購 LookChem 蓋德化工網 中國制造網 環球資源網 中國化工網 慧聰網 華夏化工網
聲明:本站產品資料及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檢測檢驗的依據,購買請撥打銷售熱線。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